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传播色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的行为。
问题 | 以牟利为目的 |
分类 | |
解答 |
![]() 一、概述以牟利为目的,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营利为目的”等同为特定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有时,是否存在牟利的目的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关键。以牟利为目的,从刑法分则的规定来看,主要存在于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高利转贷罪,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侵犯著作权罪等。 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我国现行刑法根据行为人传播淫秽物品主观上是否具有牟利目的为标准,分别规定了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罪,并相应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但对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处罚严厉程度要明显重于传播淫秽物品罪。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牟利为目的而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对于传播淫秽物品罪,则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原因在于,具有牟利目的,实施了牟利行为,则可能会使他人的财产遭受损失,即侵犯他人财产权。犯罪的本质在于法益侵害,单纯的主观上的牟利目的,而未实施牟利的行为,几乎不会对法益造成实质上的侵害。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除与传播淫秽物品罪一样侵犯良好社会风尚和社会管理秩序以外,还可能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三、贩卖毒品罪是否以有牟利目的为要件?从刑法的明文规定看,以牟利为目的不是本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刑法规定中的“贩卖”是指出售或者以出售为目的的购入,而没有包含“牟利”之义。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在罪状表述中没有明文规定“以牟利为目的”。既然刑法规定的“贩卖”一词并不包含牟利之义,那么“以牟利为目的”要成为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就必须在刑法条文中述明;没有述明的,则应理解为不要求主观上以牟利为必备要件。从查办贩卖毒品犯罪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看,以牟利为目的作为本罪的构成要件,会导致查办该类案件存在证明难度,无法打击犯罪。实际上,“毒品买入后转手卖出”的贩卖毒品案件占到基层法院审理贩卖毒品案件总数的90%以上,严格来讲,此类贩卖毒品案件的证据都只是达到了能够证明被告人有偿转让了毒品给购毒人的证明程度,而对被告人主观上以牟利为目的的证明没有达到确实、充分,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牟利与否不影响贩卖毒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贩卖毒品罪,保护的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贩卖毒品行为之所以被规定为犯罪,其根本原因是这种有偿转让毒品或者以出售为目的的购毒行为会造成毒品的非法流通和大量蔓延,危害了不特定人群的身体健康,侵犯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无论牟利与否,贩卖毒品行为都会造成上述社会危害性,只是在牟利动机的驱动下实施的贩卖毒品行为会更加诱使人频繁为之,体现出行为人较重的主观恶性。设置以牟利为目的,这就限制了贩卖毒品的范围,不利于打击犯罪,无疑与立法宗旨是相悖的。 四、代购毒品未从中牟利的行为如何定性?司法实践中,吸毒者委托他人代购毒品用于自己吸食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于代购毒品行为如何定性,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的毒品,毒品数量超过刑法第348条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的,对托购者、代购者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代购者从中牟利,变相加价贩卖毒品的,对代购者应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可见,该规定是以毒品代购者是否具有为自己牟利目的为标准将其行为区分为贩卖毒品或非法持有毒品。 依据规定,贩卖毒品者一般都是以牟利为目的,毒品代购者如果自己没有牟利目的,对其就不应以贩卖毒品罪论处。但是,刑法并没有将牟利的目的规定为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是否以牟利为目的不影响贩卖毒品罪的认定。而且,即使认为牟利目的是贩卖毒品罪的隐性构成要件,依据刑法理论,以牟利为目的不仅包括自己具有该目的,还包括使他人具有该目的,毒品代购者显然具有使毒品贩卖者牟利的目的。所以,毒品代购者即使没有从中牟利,变相加价代购毒品的,也应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五、与“以营利为目的”的联系(一)主观上,二者都是以谋求利润的目的行为人希望通过某种行为达到获取利润的结果, 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其本身并不为刑法所规范和禁止。但是人的行为是在一系列心理活动支配下发生的, 当这种追求利润的心理态度同刑法所禁止的行为结合起来, 就构成了侵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犯罪行为。营利和牟利目的就转化成为犯罪目的, 成为犯罪直接故意的重要内容。 (二)二者本身都现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法将以营利为目的、以牟利为目的规定为犯罪构成要件, 是因为二者在某些情况下能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无此目的,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就没有达到犯罪程度。行为人具有获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同没有这种心理态度相比, 其主观恶意更大, 更应受到谴责与非难。谋取利润的目的虽然是主观方面的内容, 但它并非仅仅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而是影响到行为的手段、规模等, 行为人在谋求利润的驱使下反复继续地实施犯罪行为, 不断扩大犯罪规模, 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其危害程度非偶尔实施的犯罪行为可比。 (三)均是相关犯罪的犯罪构成必要要件根据刑法分则的相关条款,是认定犯罪的重要依据。由于有刑法的明文规定, 营利目的和牟利目的就起着构成相关犯罪必要条件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利于辨别行为性质和确定罪名, 正确认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以牟利为目的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