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视频侵犯版权如何处理?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视频侵犯版权如何处理? 视频侵犯版权的处理方式为协商、起诉、仲裁等。 1、协商 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 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3、仲裁 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 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二、非营利盗版犯罪吗? 1、非营利盗版一般不会构成犯罪 盗版不盈利属于违法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罪行,立案标准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且违法所得巨大,所以不盈利不触犯《刑法》,但是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2、盗版可能会涉嫌犯侵犯知识产权罪 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行为人主观过失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吗? 1、行为人主观过失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1)首先,应该是由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从刑法理论上看,知识产权犯罪可归入行政犯,即是违法了经济、行政法规定情节严重的行为,如国家制定的《商标法》、《专利法》、《反不当竞争法》、《著作权法》等,行政犯由于其伦理道德上的可谴责性较弱,不宜对其主观犯意过于苛刻,行为人只有在故意的情况下,才宜作为犯罪对待,过失行为通常只作为一般违法行为处理。 (2)其次,知识产权犯罪之所以只能由故意构成而不能由过失构成,也是由《刑法》的规定所决定的,因为按照《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否可以由过失构成,理应以《刑法》规定为限。《刑法》没有明文规定,行为即时有社会危害性,也不能作为犯罪处理。 (3)第三,过失不构成犯罪,符合国际立法的原则,世界上除了意大利以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均没有将过失列入犯罪之中,因此,将过失纳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观方面不仅与《刑法》原理不符,也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同时也不符合世界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趋势。 2、行为人不作为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观要求是“以营利为目的”,这就决定了行为人均采取积极地行动并追求希望犯罪结果发生,也就是说客观行为都采取作为的形式,不作为不符合该罪的客观要件。不作为是与作为相对应的危害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3、判断不作为犯罪应当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条件。 (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重要条件。 (3)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关键条件。需要强调的是违反非刑事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并非都构成不作为的义务根据,只有经《刑法》认可或要求的,才能视其为作为的根据。换言之,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一方面要求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同时要求《刑法》的认可,若只有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无《刑法》的认可或要求, 任何人都不得实施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若是实施了此种行为,侵权方首先需要承担赔偿则热,如果造成的后果严重,还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视频侵犯版权如何处理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