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类民事纠纷一般多久结案?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工伤类民事纠纷一般多久结案? 1、工伤类民事纠纷一般六个月、或者是三个月内结案。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2、被认定为工伤之后,可能可以获得以下赔偿: (1)治(医)疗费。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4)康复治疗费。 (5)辅助器具费。 (6)停工留薪期工资。 (7)生活护理费。 (8)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9)伤残津贴。 二、不予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1、职员故意犯罪受伤、醉酒或者吸毒导致伤残的,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职工因犯罪活着违反治安管理伤亡,自然是与履行工作职责无关,不得认定为工伤。 (2)醉酒导致伤亡的。职工因醉酒而伤亡,也与履行工作职责无关,即使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也不得认定为工伤。 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三、工伤行政诉讼被法院受理后,由谁承担举证责任? 1、工伤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具有特殊性,劳动者、用人单位、人社局在各自权利义务范围内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者应就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举证,可就人社局工伤认定决定违法提供证据;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不属于工伤或不应视同工伤;人社局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工伤认定决定合法,包括职权、程序、实体、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证据、依据;另外,人社局有调查核实责任。在劳动者、用人单位和人社局都完成举证责任的前提下,应当对各方所举证据综合认定。 2、工伤认定中,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举证能力较弱。 不能过度苛求其承担过重的证明责任,劳动者举证达到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最低证明要求即可。职员若是认为自己的伤情属于工伤,需要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提出此申请的时候,需要向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部门提交劳动合同等证明劳动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也需要提交医疗诊断证明、或者是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的材料。 职员若是可以获得工伤赔偿,但是单位却不予赔偿,那么一般就会发生工伤纠纷。对于此类纠纷,是不能采取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方式处理的。如果对工伤类民事纠纷一般多久结案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