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夺军用物资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抢夺军用物资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抢夺军用物资罪具体量刑标准:抢夺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抢夺军用物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抢夺军用物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规定了,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盗窃、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行为人必须具备军职人员身份,不具备军职人员身份的人犯盗窃抢夺武器弹药、军用物资罪,按刑法的规定处罚。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以非占有为目的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武装部队对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所有权、武装部队对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使用权、管理权和武装部队战斗力的物质保障权。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军职人员对部队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盗窃抢夺的下列行为: 1、盗窃武装部队的武器弹药、军用物资; 2、抢夺武装部队的武器弹药、军用物资; 3、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 (一)客观行为不相同。 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 (二)客体不完全相同。 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则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三)犯罪后果要求不同。 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四)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抢劫罪是希望或准备以武力或类似性质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是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取得财物,而抢夺罪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是希望通过趁被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不是希望通过武力威吓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 犯了抢夺军用物资罪的处罚,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抢夺军用物资罪的刑法裁量规定,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刻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