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达到什么标准诬告陷害罪才能立案?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达到什么标准诬告陷害罪才能立案? 1、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导致的后果严重的,就有可能会构成诬告陷害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2、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并由本人或者指使他人向国家机关告发的。 (2)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虽不是直接向国家机关告发,但采取的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 二、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区别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区别包括客体要件不同、主观方面不同等。 1、客体要件不同 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2、主观方面不同 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 3、客观行为不同 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 三、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包括客体要件不同、对象不同、主体不同等。 1、客体要件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 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 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 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 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利用职权、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告发的,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特征,应定诬告陷害罪,不定报复陷害罪。 没有证据诬陷他人可能会被认定为涉嫌犯了诽谤罪、或者诬告陷害罪。当然具体罪名是否成立、具体犯了什么罪,需要法院审理故意诬陷案件后确定。对达到什么标准诬告陷害罪才能立案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