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信用卡诈骗罪有哪些行为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信用卡诈骗罪有哪些行为 信用卡诈骗罪有: 1、伪造信用卡,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刷卡造成别人利益的侵害较为常见,伪造的信用卡模仿真实信用卡的外观及磁条,恶意使用是典型的占用别人资本的犯罪行为; 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所谓作废的信用卡,是指使用因法定的原因失去效用的信用卡; 3、冒用别人的信用卡,信用卡可以不设置密码,在商场等消费营业场所可以直接刷卡消费,这就为冒用别人信用卡刷卡的投机者提供了契机; 4、恶意透支,由信用卡持卡人的主观思想决定,在额度之外进行刷卡消费,到期不偿还信用卡透支欠款,并且在银行多次催款的情况下,仍然不予以还款的行为被视为恶意透支,为不正当使用信用卡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诈骗案件如何去追款 1、没有提出过附带民事诉讼的话,可以直接提出民事诉讼。 2、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而如果当事人已经有生效的有关诈骗犯罪的刑事判决的,法院在刑事判中所认定的事实具有法定的证明力,不需要当事人再行提供其他的证据来证明。 3、所以,当事人可以直接生效的刑事判决书为证据,向对方追讨被诈骗的财物。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 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六)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 (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信用卡诈骗罪有哪些行为,有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行为;对他人信用卡予以冒用的行为等。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五万元以上,经银行两次以上有效催收三个月后仍不归还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您对于这方面还有疑问想要了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