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办理取保候审多久能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法院办理取保候审多久能判? 取保候审后,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得到法院的判决。刑事案件需要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法律都规定有相应的期限,不过根据每个案件情况不同,可能提前或推迟。取保候审后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或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等原因,提前终止刑事诉讼进程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不会进入到法院审判的阶段。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二、取保候审的流程是什么 1、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三、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是什么 (一)保证金的保证 1、数额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 2、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等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二)保证人的保证 1、保证人的条件 ①与本案无牵连; ②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③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④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保证人的义务 ①监督; ②报告 3、保证人的责任 ①行政责任:罚款; ②刑事责任; ③民事责任: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 4、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 5、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保证金的收取、保管、确定是否违反规定)。 6、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的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7、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的后果 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注意:被取保候审人取保期间重新犯罪的: ①暂扣保证金; ②故意犯罪的,没收保证金;过失犯罪的,退还保证金。 8、取保候审的期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其实取保候审和判刑的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无论行为人是否被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人民法院都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对刑事案件作出判决,以上就是关于法院办理取保候审多久能判的相关介绍。看完上文内容后,还有其他想要咨询的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