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罪的法院怎样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罪的法院怎样判刑? 1、诈骗罪的法院应当是根据诈骗的数额和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的判决的,诈骗罪成立后可能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诈骗不仅仅是按流水量刑 诈骗是按流水来定罪量刑,但确定最终刑事处罚的时候不仅仅考虑流水,具体数额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数额在3000到10000的量刑较轻;三万到十万的则要处以更高的刑罚。五十万以上的,则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二、电信诈骗跟网络诈骗哪个严重? 1、电信诈骗跟网络诈骗,可能前者更为严重,也有可能后者更为严重。 二者都是属于诈骗活动。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 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公安机关办案增加了难度。遭遇网络诈骗,应尽早向公安机关报案,方可能追回经济损失。同时也可通过对诈骗网站、诈骗分子的即时通讯账号举报,防止其他人继续遭受损失。 3、遇到诈骗报警的注意事项如下: (1)第一时间向属地公安部门报案。 (2)尽可能多的留存证据,例如以下内容: ①打款记录截图或银行转账单据。 ②聊天记录截图。 ③通话录音。 ④短信记录截图。 ⑤往来电子邮件。 (3)将公安部门的接警或立案回执、证据材料、违法网站网址、违法即时通讯账号等一并向举报中心提交。 三、如何认定诈骗罪的非法占有故意? 1、诈骗罪非法占有可以通过行为人的外在行为来认定 如合同签订后有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行为。 2、普通诈骗罪中如何认定行为人的非法占有故意的方法: (1)从是否作出虚假的承诺判断 诈骗犯罪分子为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必然会对被害人作出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虚假承诺,用于“利诱”被害人,这种“利诱”可能是金钱诱饵、可能是美惑、也可能是感情欺骗。总之,为骗取被害人信任而为的虚假承诺,对于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非常关键。 (2)从对财物的处置进行判断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诈骗犯罪,行为人的目标均直接指向财物,意图将他人的财物变为“己有”。因此,行为人取得财物之后的处置情况最能体现其主观意图,以此作为基础进行推定也最为切实可靠。特别是在“以借为名”的诈骗中,行为人在借用之初就具有诈骗的故意,还是借用之后才萌生非法占有的想法,是区别诈骗罪和一般侵占罪、民事欺诈的关键,也是司法实践的难点和焦点。司法实践中,“以借为名”的诈骗行为人对财物的处置通常有两个特征:一是处置行为的急切性和随意性。行为人通常在取得财物之后立即将财物出卖变现或者将赃款挥霍一空;二是处置行为与“借用”理由的不一致性。行为人取得财物后不会按照向被害人编造的理由处置财物,而是按照自己预谋的方式将财物占为己有。这两个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行为人占有财物的真实目的,也是区别于一般侵占、民事欺诈的关键。 任何一种诈骗行为,不管在哪个地方,人民法院都应当是根据诈骗的情节严重程度来进行判刑的。诈骗罪的法院怎样判刑,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答。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