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微信聊天记录可不可以作为法律依据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许可 |
解答 |
一、微信聊天记录可不可以作为法律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微信对话内容无法直接作为法律条文的佐证依据,但其仍具有被视为有效证据的可能。 具体来说,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应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首先是当事人的阐述性陈述,这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直接的证据类型; 其次则是各类书面材料,如合同、协议等; 第三类是实物证据,例如现场采集到的物品、痕迹等等; 第四类是视听资料,如录音录像等; 第五类是电子数据,如电脑文件、手机短信等; 第六类是证人证言,即目击者或知情人士的口述方式来提供证据; 第七类是专家或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 最后一类是现场勘查记录。 所有这些证据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核实,只有确认其真实性之后,方能将其纳入法庭审判过程中的事实判断依据之列。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二、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微信上的聊天记录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由于电子数据存在不稳定、易篡改等特性,因此,微信聊天记录要成为具有效力的法律证据并不容易。 作为有效的证据,微信聊天记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真实性:要确认微信聊天记录的使用人就是案件当事人。 (2)合法性:获取微信聊天记录的途径和手段要合法,不合法的会排除。 (3)关联性:要确保聊天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被篡改,电子数据应保存在终端载体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 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一)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四)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 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 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的与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来源于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显示、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据的原件。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微信聊天记录可不可以作为法律依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