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国际商务惯例
分类
解答

 

国际商务惯例的产生基础

 

    一般法学史理论认为,国际惯例是来源于国际经贸往来的实践,在长期反复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适用的某一特定领域的做法或者通例。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类习惯性做法是有可能转化国际惯例的。国际惯例一般是在各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不断发展的,并且一般经过编纂成文化,方便国际交往的当事人使用。
       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当事人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权利,并以合同条款予以确定;在通常情况下,当事人选择适用国际惯例(例如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适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只是为了简化合同文本。

 

参照格式条款处理国际商务惯例

 

(一)说明义务
     《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取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由此规定可知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如未履行该合理、适当的提示义务,该格式条款无效,不能约束相对方。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提出适用国际商务惯例的一方当事人也应当履行该项义务。虽然国际商务惯例是在国际商事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但是也不能保证个案适用上能够完全保障双方的利益。从国际惯例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惯例主要是西方国家贸易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其内容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所不熟悉,而且不免带有维护其贸易优势地位的倾向。这一点西方学者也不否认,例如,伯奈尔(Bonell)就曾指出,“事实上,由于现存于国际贸易中的大多数惯例是在主要发达国家的商品市场与交易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不仅在内容上是片面的,而且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商人来说,几乎是一无所知。诚然,经过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学习与不懈斗争,这种片面性与一无所知的状况已有所改变,但根本改观在短期中无疑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对这些惯例的掌握仍不能说是很全面与熟练,而这种利益上的片面性也未能完全纠正过来。因此,在对方当事人不了解需要采用的国际商事惯例的内容或者对其有疑惑时,要求适用的一方应该诚实履行告知说明义务。而且,在采用国际惯例时,不能选用明显不利用相对方的惯例,即要平等的分配双方的义务。
(二)解释原则
       对于格式条款的解释,有两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选择适用国际商务惯例的场合。对格式条款存在两种以上解释时应采取不利于提供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以非格式条款为准。在选择适用国际商务惯例时,如果出现两种以上解释,也应采取不利于要求适用一方的解释。如前所述,国际商务惯例不能保证个案的公平正义,为弥补此项不足,而且意思自治原则是国际商事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当事人可以通过其他合同条款的约定,改变国际商务惯例中关于权利义务的部分规定。在国际商务惯例已对某些权利义务内容作出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仍可约定关于该类权利义务的内容,在当事人作出此类约定之后,国际惯例中关于此部分权利义务的规定自然不再发挥作用。国际商务惯例中的内容是一般性的通常性的,当事人在合同中通过协商确定的内容是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作出的规定,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理,当事人约定的内容也具有优于国际商务惯例的效力。
      综上,我们对待国际商务惯例的态度比照对格式条款的规定,可以更好的维护当事人地利益,使国际商务惯例更好地发挥促进经济交往的作用。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