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误工费如何计算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赔偿 |
解答 |
一、误工费如何计算 有关误工费的赔偿数额问题: 1、误工费的具体数额是由责任方依据受损方的误工时长以及其经济收入状况进行确定的。 对于已接受诊断并确认误工时长的当事人而言,其误工时间的确定应参考相关的医疗救治机构所出具的就诊证明文件。 若因受伤导致残疾而需要长期歇业的情况下,该方的误工天数的计算可延伸到最后鉴定出伤残等级为止。 2、对于有稳定职业与收入的当事人来说,误工费将会按照他在事故发生前后实际减少的月收入额度来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实际减少的经济收入必须如实为真实失去之收入,其中包含工资、奖金、津贴、课程讲授费、合法的兼职所得等,然而一般并不涵盖那些损失中的企业经营者所丧失的经营利益及特殊岗位补贴费用等款项。 若没有固定收入者,则需依据他们近3年来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进行计算。 如果当事人未能出示有效证据以证明他们最近3年内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话,可以参考同地区或者同行业上一年份职工的平均工资标准进行计算。 3.关于误工费赔偿公式的详解: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天数 (1)对于有固定职业与收入的当事人,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发生后的劳动收入 (2)对于无固定职业与收入,但能证明自己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当事人,误工费赔偿金额=最近三年总体收入之和÷36个月×误工天数 (3)对于无固定职业与收入,且无法证明自己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当事人,误工费赔偿金额=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天数需要说明的是,误工费具体一天的赔付金额将基于当事人自身的工资水平进行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误工费如何算的 1、受害人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 3、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或者受害人是承包经营户或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赔偿,可以参照受害人前一年的平均收入或者当地同行业、同工种、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酌定。 4、受害人无劳动收入而要求赔偿误工费的,不予支持。如果受害人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因受害确实无法从事家务劳动造成其他家庭成员负担过重的,可酌情予以经济补偿。 5、受害人的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误工费如何计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