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信人员多久可以解除限制 |
分类 | 金融保险-银行纠纷 |
解答 |
一、失信人员多久可以解除限制 失信行为在满五年后即可得到宽恕与解除。 当满足偿清剩余本金与利息以及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等条件时,征信报告上相关的记录将被保存五年时间,之后便会自动清除; 然而若失信人未能及时履行债务义务,则这些逾期信息将始终保持在征信报告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五年期限并非从借款人应当偿还欠款之日起算,而是从其实际还款日期开始计算。 换句话说,只要在结清贷款且再经过五年时间之后,已经过去的超过五年的逾期记录便会自动从征信报告中消除了。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二、失信人员多长时间自动解除 具体时间应咨询法院。 一、如果还在黑名单上,那是不可能自动解除的; 二、结案后,法院执行人员把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后就马上消除。 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的条件: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失信人员多久可以解除限制”,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