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供述
分类
解答 犯罪嫌疑人供述指的是犯罪嫌疑人对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陈述,可以作为调查取证和审判程序中的证据之一。
被害人供述是指被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对自己所遭受的侵害和损失的陈述,可以作为判决和量刑的依据之一。
在法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供述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对供述的权利和保障措施,以避免因供述不当而导致的不公正判决。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供述 相关词条

  • 刑讯逼供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我们国家虽然一直致力于消除刑讯逼供现象,但是有关这类事件不断见诸网络、报端。曾经出现的网络新词汇“躲猫猫”,“做梦梦死的”“之类就是对现今刑讯逼供状况的一个讥讽,人们在谈论这些荒唐可笑词汇的背后,蕴含着对我国司法公正的不满。因此,遏制刑讯逼供,加强人权保障的理念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的长期任务。

  •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

  • 供词

    供词,指受审者口头或书面交待的内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所作的供述。在中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供词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一种证据。只有供词,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 犯罪嫌疑人供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就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既包括承认自己有罪的人对自己犯罪情况的供述,也包括声称自己无罪或者罪轻的辩解。

  • 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就案件事实的有关情况向侦查人员、检查人员或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侦查人员、检查人员或审判人员承认犯有某种罪行所作的交待。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7: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