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不可以送养未成年人 |
分类 | 婚姻家庭-收养赡养 |
解答 |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不可以送养未成年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不可以将其送养。 这一规定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强调“可不可以送养”。当未成年人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就可不可以送养未成年人。 第二,在父母尚存的情况下,对于监护人送养未成年人的条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1)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双方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未成年人的父母必须存在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情形时,监护人才可将未成年人送养。 第三,此种情况下的送养主体,只能是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不可以将其送养。 二、夫妻离异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法律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异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是父母。父母是未成年子女当然的监护人,若是父母没有出现不能监护的情形,就必须进行监护。法定监护人具体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监护人可不可以使用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不可不可以随意使用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不可以送养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不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