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作没签合同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工作没签合同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当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时离职,而雇主拒绝支付薪资时,其解决方式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该员工可以选择积极与所属企业进行协商讨论,争取收回相应报酬; 其次,他/她还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寻求相关机构介入并帮助解决纠纷; 此外,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和解,该员工还可以考虑向所在地的调解组织提交书面申请,请求其协助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工作;若以上途径均未能解决问题,该员工则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根据事实情况作出公正裁决; 最后,对于仲裁结果仍不满意的员工,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以快速有效地追回应得薪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工作没签合同是否违法 在有关雇佣和被雇佣的法律条款中明确规定,任何形式的劳动均应建立在充分且明确的书面就业协议合同基础之上。若用人单位未能在员工入职后的最短时期内,即一个月内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那么作为劳动者的您有权利向用人单位发起要求,尽快完成劳动合同的制定工作;在此基础上,若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契约未能按照期限及时签订,这段时期从劳动者担任岗位工作起直至满12个月为止,劳动者都可以因为未签订的劳动合同而提出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双倍薪资作为法律援助; 同时,依照相关法规,劳动者还可以就此事件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赔,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在个别情况下,部分员工可能会因未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而选择离开现有工作岗位。在此之后,如果雇主拒绝支付其应得薪资报酬,该名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建议这些员工主动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倘若此法无效,他们还可以投诉至所处地区的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或者调解组织;若以上途径均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此时员工便可以考虑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相应的仲裁申请;假如对仲裁结果依然存有异议,那么这些员工还有权向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支付令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