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销售不合格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解答

一、销售不合格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15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140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二、销售不合格电缆被举报什么罪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涉嫌售卖假冒伪劣电线产品的行为将被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具体量刑标准如下:销售总金额介于人民币50,000元至200,000元之间的,判处被告人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且在判处此刑罚之外,还需要根据其不法收益,对其进行罚款,罚款金额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具体的量刑标准如下:

1.若销售金额位于人民币50,000元至200,000元之间,则应判处被告人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对其进行罚款,罚款金额为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

2.当销售总额位于人民币200,000元到500,000元之间时,则应对被告人定罪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并判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罚款,罚款金额同样为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

3.如果销售总额达到了人民币500,000元至2,000,000元之间,此时应当对被告人判处七年及以上的有期徒刑,同时对其进行罚款,罚款金额同之前描述相同,即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

4.最后,若销售总额超过了人民币2,000,000元,那么应该判处被告人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还应对其进行罚款,罚款金额也与之前保持不变,仍然为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在此基础上,如果情节特别严重,还可能对当事人的个人财产进行没收。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凡涉及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的企业或个人,如在其产品中故意添加杂质、假冒伪劣产品或以低档品替代高档品等不当行为,一旦构成以下情况之一,将被视为刑事犯罪,并予以立案侦查:首先,若所售卖的伪劣产品销售额已经达到五万元人民币或者以上;其次,如果该类伪劣产品虽然尚未正式投放市场销售,但是其现实价值已经高达十五万元人民币或者以上。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3: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