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协议没有写工资多少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离职协议没有写工资多少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注明有关薪资待遇方面的信息。因此,若涉及到劳动合同中未注明薪资待遇事宜,便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在此情况下签署的劳动合同显然不能够被认定为合法合规的合同。为了避免可能带来的争议与纠纷,建议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将劳动报酬这一重要条款进行详细明确的约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及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的有效期; (4)工作职责范围及其工作场所; (5)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的安排; (6)劳动报酬的具体数额; (7)社会保险的缴纳方式; (8)劳动安全保护措施、劳动条件以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离职协议里重大误解怎么写 在对重大误解的界定中,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与困难之处,然而总的说来,普遍认为要被定性为重大误解,需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首先,误解的“事实”必须是在合同缔结之时便已经存在的,而非在合同缔结之后才出现的意外情况; 其次,这个事实必须是构成合同缔结基础的关键前提条件;再者,重大误解必须是本质性的,即如果没有这一误解,合同一方当事人根本无法做出签订合同的决策; 此外,重大误解并非由于合同当事人的严重过失导致的,否则该当事人无权以重大误解为由要求撤销合同; 最后,单方面的重大误解还需要导致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明显的不公现象。同时,在判断是否存在重大误解时,还应结合表意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其认知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任何一份劳动合同来说,其必须要包含诸多要素,例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详细信息、合同的有效期、具体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日的安排、薪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障措施以及劳动安全保护等等。如果在这份合同中没有明确地列出这些重要的条款,那么就会被视为违法行为,并且不能够被认定为是一份有效的合同。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在签署合同时,务必要将有关薪酬福利待遇等关键性的条款进行明确的约定,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