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教唆他人自伤身体成立犯罪吗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一、教唆他人自伤身体成立犯罪吗

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处理方式。一方面,有人主张此类行径并不属于犯罪范畴,因为教唆者并未实际涉及被教唆对象的自我损害行为,因此他们不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亦有观点坚定地认为,该类行为应当可以被视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的表现形式,原因在于教唆者进行这类教唆活动的主要意图便是通过欺哄、诱导等手段促使被教唆者造成身心遭受严重创伤甚至直接失去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教唆他人自杀判多少年

关于教唆他人实施自杀行为是否触犯刑法,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主要取决于受教唆者对于自杀这一行为是否具备完全的理解力与判断力。若受教唆对象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之人,即其能够独立进行分析思考,对自身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有清晰的认识,那么这种情况下,教唆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然而,如果受教唆对象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士,则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将其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并依据情节轻重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等严厉惩罚措施。

《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这一争议性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论点。一方主张,若教唆者并未直接介入被教唆者的自我伤害行为中,那么其并不应当承受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但另一方反驳说,即使是教唆者采取隐瞒真相、错误引导或其它欺骗手段来促使被教唆者遭受精神创伤或者生命财产方面的损失,这种蓄意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也应当被视为故意谋杀或故意伤害罪行。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