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销售三无产品违反了哪条法律法规 |
分类 | 损害赔偿-产品质量 |
解答 |
一、销售三无产品违反了哪条法律法规 在我国,行为人如有制造及贩售未标明生产日期、未经质量认证以及来源不明的产品(即“三无”产品)的情况,将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所谓的“三无”产品通常指不具备生产日期标识、没有质量合格证书以及未明确标注生产厂商等关键信息的商品,此类产品往往来历不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三无”产品应该是指那些既没有注明生产厂商名称、也没有标示出生产地点,同时还缺乏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二、销售三无产品如何索赔 通常情况下,三无产品是指无生产日期、质检合格证明、以及生产厂商标识等标注不详的商品。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三无产品的赔付标准如下所示: 若由于产品瑕疵引发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消费者除可以向销售者追责外,亦有权利向生产者提出维权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销售三无产品在法律上认定为欺诈行为,消费者可据此申请三倍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元的,为五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销售三无产品违反了哪条法律法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