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信罪中的支付结算行为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帮信罪中的支付结算行为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在帮信罪当中,涉及到的支付结算行为可以由双方当事人采取现金形式进行结算,又或者利用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当个人获取的利益达到1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金额,即构成帮信罪;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人从中获得收益达到1万元人民币以上,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以下将详细解析这样规定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行为方式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通常被视为对"纯粹线上行为"的认定,此类行为精准于网络平台上,而帮信罪则更加注重的是那些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帮助行为,并非仅仅限定在线上活动。因此,一旦难以分辨行为人的行为究竟属于发布信息还是广告推广时,我们应首先考虑适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这种做法也算是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这一特殊罪行的兜底功能的体现。 2.行为目的 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中,主要涵盖建造群组网站以及发布信息等行为模式,这类行为都具有两大特性:要么精准地将潜在被害者引导至特定区域,比如专门建立群组或相关的网络空间,让那些可能成为受害者的群体能够精准地聚集起来;要么发布的信息具有高度精确性,比如发布的信息重中之重都是某个具体实施犯罪所使用的即时通讯账户,以便实现违法分子与犯罪目标之间的精确匹配。然而,帮信罪关注的重心并不在于被害者,反而更偏向于全方位的犯罪协助,其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各类犯罪分子身上,无论提供的是技术支持抑或是其他形式的协助行为,它们并未将直接的犯罪活动作为关注点,反倒是为犯罪活动的顺利执行提供便利,如帮助转移资金、夸大其词、提供虚假账号等等。 3.认定标准 设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初衷是为了妥善处理信息网络犯罪中的预备行为应当如何处置的问题,从而将刑法的规制环节前移,以满足应对犯罪打击的需求。之所以将这些行为称为预备性的行为,是因为它们的实际效果尚未可知,准确指向的犯罪目标也未必会成为实际受到伤害的受害者。所以此罪名的判定标准主要基于行为人自身的行为,比如向多少个群组发送信息、个人获取的非法所得额度等,而非过多关注其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害”。相较之下,帮信罪的判定标准则明显偏向于所涉及的犯罪行为的“实绩”,甚至在帮信罪的构成要素之中就已直接剔除了“违法”的因素,因为违法行为本身就等同于对“实绩”的否定,例如帮助进行支付结算、为多位对象提供援助等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帮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二)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 (四)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 (五)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六)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证被帮助对象是否达到犯罪的程度,但相关数额总计达到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五倍以上,或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帮信罪中的银行卡如何处置 "帮信罪"涉及的银行账户,很可能面临冻结风险。固然,合法的资产原则上不应遭受冻结, 然而,如果银行卡持有者涉及到诸如协助信息网络犯罪等非法或者犯罪活动,那么他的银行账户便有极高的可能性受到冻结限制。关于司法冻结措施,除非银行收到执法机关盖有公章且需负责人签字的《解除冻结通知书》,否则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进行解冻操作的。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在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的支付结算环节,无论是通过现金还是银行转账等金融工具进行资金转移,均有可能涉嫌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倘若某位个体合伙人从中获取的利益总额超过了1万元人民币的界限,那么即可被定性定义为帮信罪,并因此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帮信罪主要针对的并非普通构建和建立性质的协助行为,其重点在于实施实质性的犯罪援助方面。这种行为方式、目标以及判定标准的特殊要求,也使之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之间存在显著区别。相较之下,帮信罪更加重视对具体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实际效果的评估,因此在判定相关责任时会更偏向于针对“实绩”的考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