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刑法中缓刑从判决确定日计算意思是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解答

一、刑法中缓刑从判决确定日计算意思是什么

缓刑考验期间的具体起算日应为案件的判决宣告之日。这是因为一旦判决正式宣告,除非经过法定的程序进行变更,否则其内容将被视为不可改变,从而使得判决中的各种要素得到明确化,也便于对被告人的缓刑考验期进行精确的计算和管理。现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缓刑考验期限的规定,明确是从判决确定之日开始计算。由此可见,在法律层面上,执行之日与确定之日并非同一个时间概念。由于判决在生效之后才会交付执行,因此从执行之日起计算亦可称之为自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判决确定之日并不等同于生效之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刑法中缓刑的考验期限呢

缓刑考验期限,即是法律明文规定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所应承受的社会制约与考察的固定周期。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缓刑考验期限的明确规定如下所示:

1.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其缓刑考验期限须在原定刑期之上,但不得超过一年;

2.而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缓刑考验期限则须在原定刑期之上的五年之内,且不能少于一年。

此外,缓刑考验期限自判决正式确立之日期起开始计算。

《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的考察期限,应当自判决宣告之日开始计算,在这一时点上,判决结果已经变得明确无误,从而让我们可以更为精准地进行后续的监督和管控。然而,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这一计算方式实际是以判决的确定之日为准,而并非由执行之日来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制定之日与确定之日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虽然在实践操作中,执行之日可以被视作为制定之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制定之日就等于执行之日。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9: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