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狱保险拒赔涉嫌诈骗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监狱保险拒赔涉嫌诈骗吗 否决赔偿请求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估。在没有涉及到赔偿问题的情况下,是否属实属于骗取保险,这取决于相关方是否存在保险欺诈的五种行为模式。保险欺诈的五种典型表现形式包括:有意地虚构保险标的物,捏造事实对已经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起因或夸大损失程度、编造没有实际发生过的保险事故、蓄意制造财产损害的保险事故、以及故意导致被保险人死亡、残疾或患病等严重后果。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二、监狱保释需要什么条件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其服刑期间达到一定要求的情况下,由监管机构裁定提前释放部分刑期的一种制度,此类制度于监狱内实施。以下为符合假释条件所应满足的规定: 第一,假释的适用对象仅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实行的是绝对不可假释的原则。 第二,对于曾经多次犯罪,或者犯有涉及暴力性质严重犯罪行为且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皆不具备假释资格。 第三,提出假释请求者必须已经完成了其应行刑期的大部分,例如,对于被判定有期徒刑的罪犯,该刑期须已达半分之上;反之,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应执行13年刑期者,才能提出假释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