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标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什么 |
分类 | 知识产权-商标 |
解答 |
一、商标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什么 商标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存在侵权行为。 具体而言,指未经商标所有者的授权许可,擅自在同种类别的商品中使用与其已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标志,或者在相似类别的商品中采用与其已注册商标高度相近的商标,从而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认知混淆等不良影响; 其次,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损害后果发生,例如给商标所有者带来了经济损失或社会形象受损等等; 第三,侵权行为与受害方所遭受的损害之间必须具有明确且直接的因果关联性; 最后,不可忽视侵权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这既可以是蓄意为之的故意,也可以是不可预见的过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二、商标侵权责任如何来处罚 若涉及到商标侵权的情形,商标所有者或相关方,例如利益相关团体,均可选择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经过申诉后也有可能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和调整。 倘若这种行动达到了违法犯罪度量的界限,那么还有可能触及刑事责任判罚。 参照《商标法》第六十一条中所述,对于那些侵犯注册商标专有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若是涉及到严重犯罪的情况,应当立即移交给司法机关进行依法处理。 而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表明,未获得商标注册人准许,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同标识的行为,如果此举构成了犯罪; 或是在无法制造与合法注册标识相符合的情况下,盲目制造并销售这些制品的行为,一旦被视为犯罪; 又或是在知情情况下,仍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只要同样构成了犯罪,那么除了赔偿因此造成的侵权损失之外,还将依法接受刑法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一条 民法典中商标侵权的处罚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商标法》第五十二条 将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的,或者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商标侵权责任承担法律规定 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商标侵权责任的承担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在民事责任层面,侵权方须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以消除对商标权利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针对其给权利人带来的损失进行赔偿。 损失的具体金额可以根据商标权利人因为被侵权而实际承受的损失进行计算;然而若实际损失无法确定,则应依据侵权者通过侵权行为从受害方所获取的利益来确定;如果以上两种方式均无法确定,则可以参考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用的适当倍数来合理地确定赔偿金额。 其次,在行政责任方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其侵权行为,没收、销毁所有涉及侵权的商品以及主要用于生产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同时处以相应的罚款。 若情节严重,甚至可能构成犯罪,此时便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涉嫌犯下假冒注册商标罪等等。 综上所述,对商标侵权责任的承担是为了有效地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商标侵权要件:1.未经授权,在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致消费者混淆;2.造成商标权人实质损害,如经济损失或形象受损;3.损害与侵权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4.侵权人主观上可故意或过失。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