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复议和诉讼的区别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复议 |
解答 |
一、复议和诉讼的区别 复议和诉讼的区别: 1、申请主体不同:复议的申请主体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而诉讼的申请主体是上一级人民法院。 2、申请程序不同:复议是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而诉讼是重新审判的活动。 3、诉求内容不同:复议是对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而诉讼是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七条 公安行政复议机构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应当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予以受理; (二)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制发《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权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百八十四条 原审人民法院审理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对原审被告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再审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二、复议和诉讼有先后顺序吗 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并非仅限于在经过行政复议之后才能提起诉讼。他们有机会自行选择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复议请求,若在面对复议结果仍然不满意的情况下,可接着向当地的人民法院发起诉讼;或者,直接按照法律程序诉诸于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与此同时,如果当事人对先前的复议裁决存在异议,那么,他/她有权在收到最终的复议决议之日算起的十五个法定工作日内,向该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