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冒伪劣商品如何处罚的 |
分类 | 损害赔偿-消费权益 |
解答 |
一、假冒伪劣商品如何处罚的 针对假冒伪劣商品所采取的惩罚措施与程度将会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若触及到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相关领域,且销售额在五万元以上但未达到二十万元的,将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缴纳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 倘若销售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但未达到五十万元的,则应予以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刑法惩戒,并且仍须支付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 如销售额超过五十万元但未达二百万元的,便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时附加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 然而,当销售额达到二百万元以上时,将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需要缴纳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针对假冒伪劣商品,处罚依据实情。销售额5-20万者,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为销售额50%-2倍;20-50万者,刑2-7年,罚金同上;超50万至200万,刑7年以上,罚金亦同;超200万者,刑15年或无期,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是什么 对于于涉及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单位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其法定适用的追诉标准如下所述: 首先是产品销售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情形; 其次,若产品还未曾进行销售活动,但是在货品价值上已经达到十五万元以上亦应予以同等考虑; 最后,如果产品销售金额虽然没有达到五万元这一额度要求,然将已销售金额按照三倍进行计算之后,再加上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货值总额达到了十五万元以上,同样也应该作为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假冒伪劣商品怎么判 关于假冒伪劣商品的判定以及相应法律处罚措施的实施,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解读和判断。在涉及生产与销售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中,若其销售金额介于人民币伍万元至人民币贰拾万元之间,则将面临两年以下期限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须额外支付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款。而当销售金额达到人民币贰拾万元至人民币伍拾万元时,刑罚将升级为两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的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支付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款。至于销售金额高达人民币伍拾万元至人民币贰佰万元的情况,则将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且仍需支付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款。而对于销售金额超过人民币贰佰万元的严重违法行为,则可能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还必须支付销售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款或者没收全部财产。在具体量刑过程中,我们会全面考虑到犯罪情节的严重性、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个重要因素。 针对假冒伪劣商品,处罚依据实情。销售额5-20万者,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为销售额50%-2倍;20-50万者,刑2-7年,罚金同上;超50万至200万,刑7年以上,罚金亦同;超200万者,刑15年或无期,罚金或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