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醉驾取保候审不会判刑吗
分类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解答

一、醉驾取保候审不会判刑吗

关于醉酒驾驶者申请取保候审后是否仍旧面临法律惩处问题,答案并非如此简单明了。

需了解的是,取保候审仅仅是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一项强制性措施,用于保障当事人在未经审判定罪之前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而非对其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判定。

然而,若醉酒驾驶行为的事实清晰明确、相关证据确凿无误,并且已经达到法定的醉酒驾驶罪行认定标准,那么当事人仍然有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然而,在实际判决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阶段的行为表现,例如是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等,都有可能成为法院量刑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酒驾驶者取保候审不代表不受法律惩处。取保候审是刑事程序中的强制措施,非最终责任判定。若醉驾事实证据确凿且达认定标准,当事人仍可能受刑事处罚。取保候审阶段表现会是量刑考量因素。

二、醉驾取保候审后多久开庭审理

醉酒驾驶案中被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涉事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通常将在法院正式受理之后的两个月之内接受审判并得出最终裁决,但最长时限不应超过三个月。

若涉及到需要附随民事诉讼的案件,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及时进行审理的情形,须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方可适当延长审理期限,最长期限可达三个月之久;

如遇特别复杂的案件,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方能进一步延长审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三、醉驾取保候审一般几个月判刑

关于醉酒驾驶取保候审之后被判处刑罚的时限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期限可言。根据实际操作上的经验来看,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开始,到检察机关对事件进行审查起诉,最后再到由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往往需要几个月不等的时间。通常来说,当事件的事实情况明晰可见,且所收集的证据确实足以证明其有罪时,法院很可能会在其取保候审后的3至6个月之内做出相应的判决。然而,倘若事件的情况颇为复杂,牵涉到众多的证据材料或是诉讼期间出现了补充侦察等情形,那么这个漫长的过程或许还需进一步拉长。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尽管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并不代表着这个事件已经走到了尾声。最终,法院会依据被告人血液中酒精浓度检测结果、是否真心悔过以及是否曾有过犯罪记录等因素,综合考量并给出合理的判决。

醉酒驾驶者取保候审不代表不受法律惩处。取保候审是刑事程序中的强制措施,非最终责任判定。若醉驾事实证据确凿且达认定标准,当事人仍可能受刑事处罚。取保候审阶段表现会是量刑考量因素。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