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和程序包括哪些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解答

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和程序包括哪些

在劳动争议处理环节中,主要涉及到三个关键性的机构,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

其中,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在于调解本企业内部所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则是处理劳动争议问题的核心机构,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当事人对于仲裁结果持有异议,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整个处理流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

首先,双方当事人可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如果未能达成共识或者拒绝协商,便可以选择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交调解申请;倘若经过调解后依然无法达成协议或者不想进行调解,那么当事人便可以转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如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仍有异议,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

在针对劳动纠纷展开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由争议各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其次,可以邀请相关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以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此外,若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或其中一方对此不满意,则可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以仲裁解决该项争议;

最后,对仲裁裁决持有异议的一方可依法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规定为一年,该期限应从当事人明确意识到或应当意识到自身权益遭受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然而,在劳动关系持续存在的情况下,若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则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到一年仲裁时效的约束;然而,若是劳动关系终结之时,则必须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及时提起诉讼。

关于仲裁时效的中断问题,这是由于当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表达自身权利诉求,或向相关部门寻求法律救助,亦或是获得了对方当事人对其应尽义务的认同从而导致仲裁时效中断。

自此之后,仲裁时效将重新进行计算。

对于仲裁时效的中止现象,由于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正当理由的影响,如果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交仲裁申请,则仲裁时效将会暂时停止计算。

但需注意的是从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仍将恢复正常计算。

劳动争议处理涉及三个关键机构:企业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企业调解负责内部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是核心裁决机构,法院则处理上诉。处理流程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阶段,当事人可按需选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9: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