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后多久可以逮捕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取保候审后多久可以逮捕 当有关人员获得取保候审批准之后,如若他们违反了相关条例或再次出现需立即逮捕的状况,则随时有可能被司法机关重新逮捕拘押。众所周知,在取保候审阶段内,无论是侦查机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相应嫌疑犯所涉及的犯罪行为证据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还是犯罪嫌疑人试图逃离现场、销毁证据、阻挠证人提供证言等行为,都有可能引发他们被重新逮捕的后果。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关于重新逮捕的具体时间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约束,而应视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侦查工作的推进情况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逮捕的条件】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取得取保候审后,若嫌疑人违反规定或需即时逮捕,司法部门可随时拘押。在候审期间,若侦查中发现新证据或嫌疑人逃逸、毁灭证据等,均可能被重新逮捕。重新逮捕时机,无明确法律限制,取决于案情与侦查进展。 二、取保候审公安移交检察院多久 1.在处理特定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时,取保候审所允许的最长期限应设定为12个月。 2.当取保候审的期间即将期满之际,倘若案件仍需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追击,那么将被迫采取其他的强制性措施以保证案件的顺利推进。 3.若是发现某个特定的犯罪嫌疑人不应再被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说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的期限已达到了法定的最大限度,则必须立即解除对该犯罪嫌疑人实行的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公安网上能查到吗 关于取保候审的各项关键信息,在隶属于公安系统内部的网络体系内皆有所记载。取保候审作为一项严厉的刑事法律执行举措,一般而言,负责处理此事项的公安部门会尽责地将办理过程中的纪律记录输入到相应的系统之内。然而,这些由公安机关自身设立并用于内部管理的数据资料,普通大众难以通过互联网在内的公开途径远程查询。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涉及到此类事例的司法机构或者具有相关资格的律师等相关人员,只要他们依法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和流程,便有权获取并深度理解相关的信息内容。在此需特别强调的是,任何企图以非法手段来获得此类信息的做法都构成了严重的违法行为。 取得取保候审后,若嫌疑人违反规定或需即时逮捕,司法部门可随时拘押。在候审期间,若侦查中发现新证据或嫌疑人逃逸、毁灭证据等,均可能被重新逮捕。重新逮捕时机,无明确法律限制,取决于案情与侦查进展。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