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敲诈勒索罪起诉对象是谁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
解答 |
一、敲诈勒索罪起诉对象是谁 在针对敲诈勒索罪的起诉过程中,主要锁定的应当是涉嫌实施此类犯罪的特定主体,即犯罪嫌疑人。 敲诈勒索罪的具体内涵定义是:以非法侵占他人财产为唯一目的,通过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等手段,强制勒索他人财物的行为。 若这一犯罪行为是由多名人员共同发起实施的情况下,则所有涉案的相关人员均有可能面临着起诉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敲诈勒索罪的四个要件有哪些 敲诈勒索罪在构成上需具备以下四大要素: 首先,从犯罪个体来看,该类犯罪的实施者必须为一般大众所能成为的主体; 其次,从主观心理层面分析,其行为背后必定存在着明确的直接故意因素; 再度,从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对象即犯罪客体来看,其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既包括对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所有权的侵害,同时也对他人的人身权利构成了严重威胁; 最后,从客观行为表现来看,行为人通常会采取威胁、要挟、恐吓等手段,以达到强迫受害人交付财物的目的。《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敲诈勒索罪一万未遂怎么判 依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对敲诈勒索公私财产价值达一万元,尚未成功实行的犯罪行为,可以对其进行相较于既遂行为更为轻微的或减轻处罚。而在敲诈勒索罪的判决中,犯罪金额的大小往往是衡量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标尺之一。然而,对于此类未遂情况,审判机关在量刑过程中将不得不进行充分权衡和全面评估,包括主观恶性程度如何,采用何种犯罪手段,以及被告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等等。一般而言,若无其他格外严重的情节,那么在未遂状态下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在此基础上适用相应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终的确切判决结果必须依据个案的实际情况,经由法官依据法律法规独立做出判断和决定。 起诉敲诈勒索罪应聚焦于涉嫌犯罪的个人,即嫌疑人。该罪指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利用威胁、要挟手段强迫他人交付财物。若犯罪为多人共谋,则所有参与者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