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刑执行变更的具体执行方式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死刑辩护 |
解答 |
一、死刑执行变更的具体执行方式是什么 关于死刑执行的变更主分为两个环节: 即暂停执行死刑与终止执行死刑。 代理判决者将负责确认罪犯身份并展开详细的审讯过程以确保其无任何遗言或求情之函件传递出。 随后,执行官才会按照判决程序执行死刑。 然而,当执行之前如若发现任何可能出现的误判情况时,须立即暂停执行死刑,并向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待批复后方可继续执行。 《刑法》第262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二、死刑执行变更的情形都有哪些 依据我国现行法例,当下级人民法院接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命令后,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依法交付执行。 然而,如若发现存在以下任意一种情况时,应立刻暂停执行,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再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裁断: (1)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判决存在严重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露了重大犯罪行为或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对原判刑期进行调整的; (3)罪犯正值孕期的。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的。 死刑的变更程序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罪犯身份的确立以及相关的审讯环节,而最终的判决将由代理判决者执行实施。在正式执行死刑之前,若存在任何疑虑或问题,都应立即暂停下来,并提交给法院进行严格的复核审查过程,等待法院给予明确的批复意见之后,方可继续执行。执行官只有在确认罪犯身份无误且没有任何遗言异议的情况下,才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死刑的执行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误判风险,必须要及时地进行全面的排查和评估,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即停止执行,以确保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