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女方不愿要孩子应如何处理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离婚时,女方不愿要孩子应如何处理 若在离婚协议中,女方对孩子的抚养权未作约定,那么女方可以选择向当地法院提起抚养权诉讼,请法官来裁定此事。 在司法实践中,抚养权的确定通常参考以下方面: 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原则,以及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女方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意愿和责任来照顾孩子。 如果女方不想承担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尝试在孩子达到两岁之后与男方进行深度沟通,寻求将抚养权交给男方抚养的谅解和共识。 假如女方暂时经济状况不佳,也可以向法院提出请求将孩子的抚养权判归男方,法院对此问题通常会充分考虑双方的陈述并作出合理的决定。 对于已经长大到两周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女方不再想承担孩子的抚养权,法院在进行审查时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财务能力,通常会把孩子的抚养权判给女方。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用应该按照下列规定来决定(一)有稳定工作的家庭。 每月总收入的20~30%作为支付抚养费的基准,比如在中国的大都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城市,抚养费的具体金额应当在800~2000元/月之间确定。 如果家庭需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则支付比例可以适当的提高,但是通常不应超出月总收入的50%。 (二)收入较高的家庭。 按照前面的公式计算得出的金额高于该范围,且没有特殊的理由,那么抚养费最高不应超过每月3000元/月。 (三)收入较低的家庭。 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如果根据的金额低于这个范围,如果家庭有其他的财产,那么可以在这个范围内适当降低抚养费。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要尽可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 (四)没有收入的家庭。 对抚养费的判决可以考虑用家庭的财产来代替。 若家长具备养育孩子的能力,则原则上应该支付抚养费,因为抚养未成年人是父母的法律责任,不能够因为暂时的没有收入就免除这种责任,而且还应该保证子女的基本生活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五)有特殊情况,比如未成年人突发重大疾病或者需要出国留学(必须得到父母双方的同意)的,可以适当地超过原有的范围进行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时,女方怎么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在婚姻纠纷的相关诉讼中,关于争夺孩子抚养权事宜的征战,我们应始终把握住有助于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这一核心原则进行举证和解释说明。 特别是当孩子未满两岁时,除非女方存在着那些难以治愈的疾病,或是其他极其严重性并达到不能与孩子共同生活之程度的恶劣疾病,否则在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倾向于将孩子的抚养权判予女方。 再者,对于两岁及以上的孩子而言,女方可通过整理以下几点去收集和保留相关的证据材料: 首先,若孩子一直跟随女方生活,或是长期住在女方家庭,而这个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那么这样的情况也将会成为女方争夺孩子抚养权的一大优势。 其次,如果男方有任何不良嗜好,例如沉迷赌博、过度饮酒等等,鉴于这些行为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往往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将孩子判给了女方。 再次,倘若孩子已经独立在外祖父外祖母身边生活了很长时间,同时,外祖父外祖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爱和陪伴,并且他们也有力量帮助孩子照顾外孙(女),那么这种情况将会使女方更容易地赢得孩子的抚养权。 最后,如果年满八岁的孩子表达出他希望能够继续和母亲一同生活的愿望,那么这一点无疑也是非常有利于女方获得孩子抚养权的重要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