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行贿罪既遂标准有哪些
分类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解答

一、行贿罪既遂标准有哪些

在界定和识别行贿罪的既定性上,通常着重涵盖以下几个角度:

首先,行贿者必须亲身实践且已积极落实对公职人员表达物质奉献之举;

其次,此类赠予举措须源于意图达成不正当利益之企图。判断事宜,重在行贿者所实施的馈赠行为是否已经达致完全圆满的程度。即便受贿者并未接受财物,抑或在接受财物之后并未为行贿者谋求任何不正当利益,但只要行贿者的赠予财物行为已然实施完毕,一般情况下仍将被视为行贿罪既遂。

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判定行贿罪时,还需全面考量具体案件的情节、行贿的金额、行贿者的主观恶意等多重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界定行贿罪既遂,强调行贿者主动向公职人员赠送财物以图不正当利益,且行为已圆满完成。不论受贿者是否接受或实现利益,行贿行为完成即构成既遂。但判定需综合案件情节、金额、主观恶意等因素全面考量。

二、行贿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法律依据是什么

关于行贿罪的法律裁定准则:

依据刑事法规,被认定为行贿罪的行为人需承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及相应罚金的惩罚;

如果情节严重,甚至是让国家权益遭受重度损害的话,面临的则是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以及对应的罚金处罚;

若是情节极度恶劣、又或已经给我国国家利益造成了特别巨大的损失,那么法院将会判定其在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额外执行罚金或者没收其个人财产。

依照我国《刑法》的第三百九十条款,任何犯有行贿罪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些人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将面临罚金的处罚;

那些由于行贿而获得了不正当利益并且情节严重的,甚至是给我们国家的利益带来了重大损失的,他们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要接受罚金的处罚;

而对于那些情节特别恶劣,甚至给国家利益带来了特别巨大损失的人呢,他们会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而且还要附加罚金或者没收他们的个人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行贿者在被司法部门进行审查起诉之前,能够主动坦白自己的涉案行径,他/她就有可能得到相对轻的惩处。

如果整个案件的情况较轻,但行贿人对于能够成功调查和破获重大案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有显著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那么他/她就有可能被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三、行贿罪既遂和未遂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对于如何区分行贿罪的既遂和未遂问题,其核心在于行贿者是否真正实现了谋求不正当利益这一最终目的。通常来说,行贿罪的既遂判定需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行贿者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实施向国家公务人员提供财物的行为;同时,该财物已经实际交付给了相关人员,或者行贿者所谋求的不正当利益已经切实获得。至于行贿罪的未遂判定,则主要基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下,行贿者虽然已经启动行贿行为,但是因为各种无法控制的外部原因或者自身的主观意志外的阻力,使得他最终没能将财物顺利地交付给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赠方;另一种情况下,行贿者实际上成功地完成了财物的交付动作,但是却始终未能从实际意义上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譬如说,假如行贿者在寄出财物的途中恰巧遭遇警方逮捕从而致使财物未能送到受赠方手中,这种情形便可以被视为行贿罪的未遂状态。总之,评断行贿罪的既遂与未遂关系时,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并兼顾到行贿行为的实施进程、交付财物的实际状况以及不正当利益是否真正确立在我们的手中等多方面的因素。

界定行贿罪既遂,强调行贿者主动向公职人员赠送财物以图不正当利益,且行为已圆满完成。不论受贿者是否接受或实现利益,行贿行为完成即构成既遂。但判定需综合案件情节、金额、主观恶意等因素全面考量。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