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罪的区别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罪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诈骗犯罪及合同纠纷之间的本质区别主要集中体现在犯罪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其行为所具备的本质属性两方面。具体而言,合同诈骗犯罪是指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在签署及履行合同的全过程中,采用伪造事实、掩盖真相等欺骗手法,骗取对方财物且数额达到法定标准的严重违法行为; 然而相对应地,合同纠纷则包含了在基于诚信原则的基础之上,由于合同的执行、诠释或者解除等各个环节引发的纷争,并不牵涉到蓄意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恶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的取保候审的程序是什么 在处理非法获取公众财产的合同诈骗罪案件中,取保候审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相关方可以依法提出取保候审请求。 包括已被法律判处刑罚的合同诈骗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家属,以及由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都有权利依法提交取保候审的申请。 其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等司法部门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必须在七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明确回复。 对于已决定对合同诈骗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取保候审的机构,应当以书面形式颁发《取保候审决定书》与《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同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选择寻求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作为支付条件。 具体来说,执行公安机关有权承担起取保候审的责任。 最后,取保候审期限最迟不超过十二个月。 而在取保候审期间,相关部门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起诉与审判工作。 在取保候审期间若未出现任何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行为,待取保候审期结束之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退回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并且通知保证人解除其担保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罪的合同无效吗 在涉及到合同诈骗罪(又称“经济欺诈罪”)的司法实践当中,涉嫌作案的合同常被裁决为无效。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无效并非针对整个合同内容的全面否定,仅限于作案者利用不合法手段获取的部分。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主要目的,通过在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实施欺骗行为,从而达到侵吞对方当事人财物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由于这类行为从根本上违反了诚信原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严重侵害,因此这些带有欺骗性质的合同往往不会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然而,在某种特定情景之下,也可能出现合同部分无效或效力待定的情况。例如,如果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并未涉及到诈骗行为,并且符合法律规定以及公正原则,那么这部分条款仍有可能被判定为有效。总而言之,对于合同效力的判断必须结合具体事件的实际情况和充分的证据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纠纷的本质区别在主观意图和行为属性。合同诈骗犯罪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伪造事实、掩盖真相等欺骗手段,在合同签署和履行中骗取财物,且数额达到法定标准的严重违法行为。而合同纠纷则不涉及非法占有和欺骗,主要围绕合同条款的争议和解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