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知识产权罪名伪劣产品的认定是什么 |
分类 |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犯罪 |
解答 |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名伪劣产品的认定是什么 知识产权案中,伪劣商品判定聚焦于是否假冒正品、以次充好或不合格冒充合格。如产品不符法定标准,假冒商标、专利误导消费者。同时,考量对消费者权益的实质性侵害及侵权者主观恶意,综合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侵犯知识产权法律责任主体包括哪些 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指独立个体,法人具民事权利与行为能力,独立承担义务。非法人组织虽无法人资格,但能依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三、侵犯知识产权罪名七种行为的认定有何规定 侵犯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版权等侵害,判定依据行为人意图、侵权手法及后果。如擅自使用相似商标于同类商品,或未经授权复制发行他人作品以谋利,均属违法行为,触及法律红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知识产权罪中伪劣产品的认定,主要看产品是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比如,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或者故意使用假冒的商标、专利等标识,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同时,还要考虑产品是否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以及侵权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