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判决下来后面的流程怎么走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取保候审判决下来后面的流程怎么走 保释候审的判决结果处理程序涉及多个环节。若被告被判有罪,将执行相应刑罚,如监禁;若无罪或豁免,案件终止。判决生效后,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司法机关还需对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并妥善归档以供未来参考。整个流程体现了司法的严谨性和后续的责任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二、取保候审判决后几天上诉 在当事人处于取保候审阶段并遭受宣判之后,若对判决结果持有异议,则有权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至于上诉时限规定为自收到判决书之日次日起计算,最晚需在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这份上诉权乃是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核心权益之一,它的主旨在于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确保相关案件得以公正、透明地进行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上诉、抗诉的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三、取保候审判缓刑会怎样处理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受到取保候审判决并成功获得缓刑者,将有一段时间不需被关押于监狱中,而应接受社区矫正。在此期间,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积极配合监督机构的工作;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自身的活动状况;严格遵循考察机关对会客的相关规定;若要离开所居住的城市、县城或者迁居他处,则必须事先征得考察机关的同意与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取保候审判决下来后,流程通常如下: 首先,如果判决为有罪且判处了刑罚,会按照判决内容执行相应的刑罚。比如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等,罪犯将被交付执行机关执行。 如果判决为无罪或者免除刑事处罚,案件终结。 在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可能需要履行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义务。 同时,司法机关会对案件进行总结和归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