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隔断房出租合同有效吗
分类 房产纠纷-房屋租赁
解答

一、隔断房出租合同有效吗

关于隔断房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探讨

1、凡涉及到违法行为的隔断式租房协议,从法律角度来看,通常是无法产生约束力和执行效力的。

2、同时,对于租赁面积被擅自分割为多个出租单元并进行群租的情况,相关地区的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机关有权命令其在限定时间内予以纠正;若租户在明知违反设计承载使用重量的情况下仍坚持继续使用房屋建筑,且在收到改正通知后仍拒绝改善的,主管机关则有权利对其处以人民币5000元至30000元之间的罚款处置。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八条

出租住房的,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隔断房出租合法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们必须强调,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租房者将原本的住宅自行改造并插入新的隔间以期达到扩大居住空间的目的,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了自身及租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也违反了我国对房屋使用用途的严格规定,因此此类住宅是被明确禁止出让租赁的。

具体来说,依据我国《商品房租赁管理办法》中的第六条明文规定,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发生时,相关房屋都应视为不可出租:

首先是指该出租房屋本身属于违建;

其次是指不符城镇安危与抗灾建设标准;

再次是指房屋在使用性质上违反了规定要求;

最后是指所有法律法规中明确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况。

而在此基础之上,《商品房租赁管理办法》还特别注重强调了第五条中关于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和安全知识宣传的重要性。

要求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把这些相关知识普及给广大市民,同时还需定向公开不同类型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等重要信息,从而确保每个市民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租赁房屋的真实状况。《商品房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一)属于违法建筑的;

(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商品房租赁管理办法》第五条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和房屋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定期分区域公布不同类型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等信息。

【温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三、隔断房出租怎么判责任人

关于隔断房出租所涉及的责任界定问题,主要取决于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实际租赁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我们国家,以任何形式对房屋进行分隔而进行出租,或者擅自改变房屋的使用用途与结构,此时租金出让方通常需要承担核心的责任。倘若有中介机构在此过程中参与其中并且很清楚这是隔断房还依然促使了租赁行为的发生,那么他们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至于承租人,如果他们在明知道这是隔断房的前提下仍然选择租赁,那么他们自己也可能需要承担一些不良的后果。在进行责任认定的时候,会考虑到隔断行为是否会对房屋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是否违反了当地的房屋租赁管理规定等等因素。若因上述原因引发争议,相关部门将会依据具体情况,要求当事人进行整改,甚至可能施加相应的行政处罚,例如罚款等措施。同时,承租人还有权单方面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赔偿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关于隔断房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涉及违法行为的隔断式租房协议无法产生法律约束力。对于擅自分割租赁面积进行群租的行为,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机关有权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继续使用违规建筑并拒不改正的租户处以5000-30000元的罚款。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