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借款人诈骗,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吗
分类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解答

一、借款人诈骗,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吗

对于借款方经济诈骗时保证人是否担民事责任需详细说明。若保证人对欺诈不知情且担保合法,可能仍需担责,履行后可依法追偿。依民法典,保证合同从属于主债权债务合同,主合同无效则保证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无效时若有过错,按比例分担民事责任。若保证人明知诈骗仍提供担保,则可能与借款方共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二、借款人诈骗担保人的情形有几种

贷款者欺骗保证人提供担保的常见手段有:隐瞒真实经济状况,编造借款理由和还款能力,导致保证人基于不完整信息作出决策;或与同伙虚构借贷关系,利用虚假表象诱骗保证人提供担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借款人诈骗贷款担保人责任认定有何规定

通常情况下,担保人是否需为借款方的骗贷行为负责,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担保人对借款方的欺诈行为不知情,且其担保行为合法且自愿,可能无需承担责任。但如果担保人明知借款方可能欺诈仍提供担保,则很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

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借款人诈骗的情况下,担保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如果担保人在提供担保时对借款人的诈骗行为不知情,且担保行为是基于真实、合法的意思表示,那么担保人可能仍需承担民事责任,但在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借款人追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如果能够证明担保人明知借款人的诈骗行为而仍提供担保,那么担保人可能需要与借款人共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7: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