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纠纷的追诉期限是几年的怎么计算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
解答 |
一、劳动纠纷的追诉期限是几年的怎么计算 劳动纠纷追诉期限即仲裁时效通常为一年,从知道权益被侵犯日起算。因主张权利等中断,从中断时重新计算。遇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则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时拖欠报酬争议不受一年限制,关系终止时要在终止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如何计算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例如,员工甲于2019年1月被公司拖欠工资,其知道权利被侵害,诉讼时效三年,至2022年1月前都可起诉。若2020年1月劳动关系终止,那么甲应在2021年1月前申请仲裁,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诉讼时效期间可因不可抗力等事由中断、中止。 三、劳动纠纷赔偿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劳动纠纷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来说,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此外,还可能涉及工资、加班费、奖金等劳动报酬的支付,以及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等导致的赔偿等。具体赔偿标准需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如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用人单位的过错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劳动纠纷的追诉期限,也就是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