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是多久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
解答

一、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是多久

本法律条款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悉权益受侵害时起算。劳动关系存续时,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时效限。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须申请仲裁,逾期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从何时开始计算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为一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例如,员工A于2020年1月被公司拖欠工资,其在2021年1月前知晓权利被侵害,那么诉讼时效从2020年1月起算一年;若员工A于2022年1月才发现被拖欠工资且劳动关系已终止,此时诉讼时效应从2022年1月起算一年。要注意及时主张权利,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三、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后如何执行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后,若一方当事人未履行裁决义务,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申请书、裁决书等相关材料。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则立案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冻结银行账户、扣押、拍卖财产等,以确保裁决的履行。同时,被执行人也有权利在执行过程中提出异议或进行和解等。需注意的是,申请执行有一定的时效限制,一般为两年,从裁决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若超过时效,可能导致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6: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