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什么责任
分类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解答

一、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什么责任

法定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

未成年的监护人需履行以下各项责任和义务,包括:

1、财物监护职责。这一责任主要要求法定监护人必须尽心尽力地保管好被监护人所管理的所有财产,保护这些财产不受任何损失或损害;

2、人身监护职责。具体而言,法定监护人需要全心全意地履行养育、教育以及保护被监护人等多方面的义务;

3、其他职责。

此外,监护人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履行其他相关职责,以确保被监护人得到最全面的照顾与关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该是谁

关于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归属问题,法律规定其监护人应由父母担任。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监护权可能会交由以下人士代为行使:

首先,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双亡,或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义务便会落在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等亲属之间;

其次,如果以上亲属皆无力承担这份重任,可征得未成年人的父亲及母亲所在单位或是未成年人住所地的社区、村委会以及愿意肩负这份重大责任的姻亲和友人的同意后,他们同样可行使监护权。

最后,倘若未能找到以上法定监护人,那么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的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社区、村委会以及民政部门都有可能被委派成为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三、未成年人的犯罪怎么判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事例的审理与判决,必须综合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权衡。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未满十二周岁的青少年实施任何形式的犯罪行为,均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但不足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在故意杀害、故意伤害他人的过程中导致受害者死亡或遭受严重残疾,并且情节极其恶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并予以追诉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仅需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纵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特定类型的犯罪行为负责。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事例时,我们应遵循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原则,并在判决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涉案人员的年龄、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及悔罪表现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此外,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还将重点关注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感化以及挽救工作。

未成年监护人的职责包括:财物监护,需尽心保管被监护人财产,防止损失或损害;人身监护,需全心全意履行养育、教育、保护等义务;其他职责,需根据实际情况确保被监护人得到全面照顾与关爱。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1: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