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调解后发病怎么办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处理 |
解答 |
一、交通事故调解后发病怎么办 交通事故调解后突发疾病的应对策略 关于交通事故的妥善解决以及康复过程中的相关事务处理,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若肇事方或投保公司参与了该事件的协商处理,那么当康复过程中出现了后续并发症且需进一步诊治的情况下,就属于所谓的“后续治疗”范畴。对此类状况,应于医疗阶段结束之后另行向肇事方、保险公司等有关责任主体提出相应的索赔申请。 其次,对于因交通事故所导致的身体损伤,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张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且诉讼时效自受害人知晓或理应知晓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那一刻开始计算。如果超出了这一法定时效,则将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交通事故调解要有什么人参加 涉及到交通事故调解过程中参与者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首先,自然是交通事故的各相关方和他们所委托的代理人。 特别地,若是事故中的当事人并非车主(暨特定车辆的所有者),则需要经车主或符合资格的车辆管理者亲自出席并参与调解活动。 除此之外,如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存在必要,亦可考虑引入其他相关人士参与调解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解现场,任一一方代表加入人数不得超过三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交通事故调包该怎么判 交通事故中存在调换车辆的行为属于非法行为。在情节轻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将面临行政处罚措施,例如罚款或短期拘留等严厉处罚。然而,如果这种行为严重到涉及刑事犯罪,例如构成包庇罪,那么其法律后果将会更加严重。对于包庇罪的判定,主要是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实际行动来进行判断。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明确知道他人正在从事犯罪活动,并且故意参与其中;同时,他们还需要采取虚假陈述或者提供伪证等方式来掩盖事实真相。在具体量刑过程中,法院会全面考虑调换车辆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者的悔过表现、是否有主动投案自首等多种因素。如果因为调换车辆行为导致事故责任认定出现偏差,进而加剧了损害结果的程度,那么刑期将会相应地增加。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尝试在交通事故中调换车辆,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的解决与康复处理:若肇事方或保险公司参与协商,康复中的后续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治,属“后续治疗”,医疗结束后应向相关责任主体提出索赔。身体损伤的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一年,自受害人知道或应知道权益受侵害时起算。超出时效,法律不支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