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纠纷孩子抚养权怎么判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离婚纠纷孩子抚养权怎么判 子女抚养权判定综合多因素:幼童(<2岁)多归母亲,除非其不宜抚养;2-8岁儿童,考量父母抚养能力与条件,如经济、生活与教育环境;8岁及以上,孩子意愿受重视。条件相当时,倾向于无过失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财产分割有哪些法律规定? 离婚财产分割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夫妻共同财产一般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不参与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但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属于个人财产。 例如,婚后购买的房产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若要分割,需考虑出资等情况。又如,知识产权的收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离婚财产分割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公平合理地处理夫妻财产关系。 三、离婚财产分割如何避免纠纷 离婚财产分割避免纠纷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如工资、奖金、房产等。双方应坦诚相待,列出详细清单,避免遗漏。其次,协商分割方式,可自行协商达成一致,也可请第三方调解。协商时应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如照顾抚养子女一方、经济困难一方等。再者,保留财产证据,如购房合同、银行流水等,以备后续可能的纠纷证明。若无法协商一致,可通过诉讼解决,但诉讼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耗力。总之,离婚财产分割要做到坦诚、公平、有据,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能有效避免纠纷的产生。 孩子抚养权的判定通常会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会考虑孩子的年龄,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给母亲,除非母亲有不适合抚养的情况。对于两到八周岁的孩子,会根据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条件,哪一方更有利于孩子成长,比如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教育条件等。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双方抚养条件基本相同,可能会倾向于无过错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