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属于犯罪吗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肇事逃逸属于犯罪吗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依客观事实判断。若致严重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可能构成。如司机负主责致一人重伤后逃逸,属刑事犯罪。总之,交通肇事后逃逸从道德和法律看都是恶劣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后如何进行刑事诉讼 肇事逃逸后进行刑事诉讼,首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勘查资料、证人证言、车辆痕迹等。侦查结束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会对证据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若决定起诉,案件将移交法院进入审判阶段。在审判过程中,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肇事逃逸属于严重交通肇事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被害人及其家属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整个刑事诉讼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证据规则,以确保司法公正。 三、交通肇事逃逸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定罪量刑标准如下: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一般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等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总之,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性质恶劣,法律对此予以严厉制裁。 肇事逃逸是否属于犯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造成了重大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通常会构成犯罪。比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的,就属于犯罪。一般来说,肇事逃逸是一种性质恶劣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