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立案标准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刑事立案标准规定是什么 对于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其刑事立案标准往往各不相同。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确有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且此种犯罪行为归属适格司法机关的管辖范畴之内,便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立案侦查。 以故意伤害案件为例,若所致人身损害程度达轻伤及以上者,或者盗窃案件涉及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等,均符合立案标准。 设立立案标准的初衷在于确保司法机关能够精准、高效地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同时也能有效维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刑事立案标准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立案 刑事立案须同时满足以下三大要素: 首先,需有确切的犯罪事实存在。 此意为,存在着足以证明涉嫌犯罪行为确实发生过的证据,而非仅凭主观的猜疑或者推测。 其次,被指控的犯罪行为需依法应受刑罚处罚。 也就是说,按照相关法规规定,涉案的行为理应受到相应的刑事惩罚。 最后,该案件必须在司法机关的管辖权范围之内。 换言之,案件必须属于有权受理并处理该类案件的司法机构的管辖区域以及其职权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三、刑事立案标准规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的立案准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或是针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收到的关于报案、控告、举报及自首等各种材料以及自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其自身的管辖权范围作出判断,决定是否将该案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起诉或审判的标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其立案标准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盗窃案件中,如果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那么就应被视为符合立案追诉的条件。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了解刑事立案标准规定是什么,是维护自身权益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一步。然而,与之相关联的还有很多重要问题。例如在知道立案标准后,如何收集和整理证据来证明达到立案标准,这是一个关键环节。再比如,一旦达到立案标准,整个刑事诉讼流程又是什么样的,包括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阶段。如果您对刑事立案标准规定以及相关的证据收集、刑事诉讼流程等问题还存在疑问,想要获取更专业详细的解答,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