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法民间借贷的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债权债务-民间借贷 |
解答 |
一、合法民间借贷的标准是什么 合法民间借贷的规范准则是什么 关于民间借贷合同的有效性问题,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合同签订的主体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必须明确无误; 最后,该合同不得违反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的任何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背离公序良俗原则。 然而,若存在以下任一种情况,该借贷合同均视为无效:其一,如一方当事人采用欺骗、威胁等手段签订合同,从而损害了国家利益;其二,若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利益;其三,如果合同的表面形式合法,但实质上却隐藏着非法目的;其四,若该合同的签订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其五,若该合同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的任何强制性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同成立之时,一年内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以内的利息是被法律所允许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二、非法民间借贷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非法民间借贷的界定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借款利率是否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一般超过年化利率36%的部分认定为无效。其次,借款行为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手段,以骗取借款或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借款。再者,借款目的是否合法,若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等则为非法。此外,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如未经批准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等,也属于非法民间借贷范畴。如果借款行为同时符合以上多种违法情形,可认定为非法民间借贷,相关借贷合同可能部分或全部无效,出借人可能无法获得全部借款及约定利息,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三、合法民间借贷利息如何计算 合法民间借贷利息计算通常遵循以下规则:首先,年利率未超过24%的部分,受法律保护,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其次,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的部分,借款人已支付的利息不予返还,未支付的利息出借人无权请求支付。最后,年利率超过36%的部分,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36%部分的利息。例如,借款10万元,年利率20%,则一年的利息为100000×20%=20000元,此利息受法律保护。若年利率为30%,则36000元以内的利息受保护,超过36000元的部分无效。 合法民间借贷需满足条件:主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合同若存在欺诈、威胁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规定等情况,均视为无效。合法利息应在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以内。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