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权有争议怎么办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监护权有争议怎么办 当涉及到监护权引起的争议时,当事人有权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而法院将依据最能确保被监护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作出裁决。在此过程中,法院会全面衡量各类相关因素,如监护人的经济能力、道德品质以及与被监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等等。在处理此类争议的过程中,我们应全力以赴地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争议,法院将会更加关注他们在教育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二、监护权争议时如何保障权益 当发生监护权争议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权益。首先,当事人应尽量协商解决,达成监护协议,明确监护权的归属及相关权利义务。若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提供能证明自身更适合担任监护人的证据,如自身的经济状况、教育背景、照顾能力等方面的证明。法院会根据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原则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未成年人的意愿(若能表达)等因素来判定监护权的归属。同时,要注意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总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维护自身在监护权争议中的合法权益。 三、监护权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 监护权争议解决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诉讼途径,由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监护权纠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抚养能力、孩子意愿等因素进行综合判定,依法作出监护权归属的判决。二是调解途径,可由相关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监护权归属的调解协议,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在处理监护权争议时,需依据法律规定,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首要目标。一般来说,法院会优先考虑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一方获得监护权。 监护权有争议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进行判决。法院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监护人的经济状况、品德、与被监护人的感情等。在争议解决过程中,要充分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是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争议,尤其会重视其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需求。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