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生轻微撞车后逃逸,该怎么处理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律师解析:
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绍车祸后逃逸的相关法规和处罚措施。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如若发生轻微碰撞事故后选择逃逸,将会遭受严厉的处罚。 具体而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肇事者实施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严肃处分,并且终身禁止再次申请获得机动车驾驶证。 针对轻量级的逃逸事件,政府部门有时也会采用金钱罚则进行惩治,即向当事人征收200元人民币至2000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此外还可附带判处15天以内的拘留。 然而,如果这种逃逸行为已经触犯刑法,那么肇事者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通常指的是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为了躲避法律制裁而采取的仓皇逃离现场的行为。 有下列几种情况之一的违法行为,均按照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执行: 首先,未曾取得过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所持有的机动车驾驶证已被吊销或暂扣期间仍准许驾车的行为; 其次,未取得临时驾驶证,但已将机动车交予未持有正式驾驶证的驾驶员驾驶的情况; 再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跑,尚不足以达到犯罪程度; 最后,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拒不听取他人的劝阻指示,导致交通的严重堵塞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特定情况。 总的来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坚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共建和谐社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