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约后怎么解除合同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终止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出现违约情况时,合同解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协议解除与法定解除。 所谓协议解除,即为合同双方于合同签订之时预先设定了解除条件,若违约行为满足相关规定,其中一方可据此行使解除权。 而法定解除,系指在法律所规定之特殊状况下,即便在合同中并未约定相关内容,合同双方亦同样具有解除合同之权利。 例如,由于自然灾害或政治因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达成; 在合同履行期限尚未届满之前,一方当事人已明确表示或通过自身行为展示其将不再履行主要债务责任; 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关键义务,经过催告后仍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履行该项义务; 以及当事人一方因延迟履行债务或存在其他违约行为,从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等。 在执行合同解除过程中,必须向另一方发出书面通知,自通知送达至对方之日起,合同正式解除。 如对方对此持有异议,可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对解除合同的效力进行确认。 同时,因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可能引发违约责任问题,需要根据合同条款及法律法规予以妥善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