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终止 |
解答 |
律师解析:
违约方行使合同解除权时,需求遵守的具体条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发生不可抗力事件使得合同约定的目标无法达成时,违约方可依法解除合同。 这里所说的“不可抗力”是指那些无法预知、无法避免以及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 其次,如果在合同履行期尚未结束之前,任何一方已经明确表达了或者通过自身的行为表现出其将不会履行主要债务,那么也可以视为预期违约,此时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 再次,若一方未能按时履行主要债务,并且经过催告之后,仍然在合理期限内无法完成债务的清偿,那么也是可以行使解除权的。 最后,如果违约一方在履约过程中存在其它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同样可以解除合同。 除此之外,双方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除合同。 然而,违约方在主张解除合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并且通常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以此来弥补因为自己的违约而给对方带来的经济损失。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