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节假日催收打电话合法吗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就电话催收行为是否构成违法,需依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首先,银行或借贷机构通过电话进行债务催收并不属于违法行为; 然而,在此过程中,若催收人员使用言辞激烈或粗暴无礼的言语,亦或是破坏借款人人际关系的部分联络途径(例如其通讯录),那么便属于违反法规的行为; 其次,上门催收行为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被判定为违法;该类催收行为必须得到债务人的允许,且催收团队人数不得超过两人。 如遇到类似情况,可选择投诉并寻求警方协助解决; 再者,关于贷款逾期后联系借款人相关亲友的问题,需明确的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不可对与其债务无直接关联的第三方进行施压催收,这其中当然包括借款人的家属。 对于此类事件,您有权在催收过程中进行录音,并保证录音资料至少保存两年,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身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种行为在催收环节中属于违法范畴: 1.辱骂: 催收过程中因彼此言语过激产生的肢体冲突较为普遍,因此建议在催收过程中,各方应保持理性和平静,正视问题并以理智的方式交流;拒绝使用侮辱性言词进行攻击; 2.拘禁: 部分债权人仍固守欠债还钱乃公理不容动摇之观念,因此,当他人未能按期偿还欠款时,他们或许会采取限制其他人身自由的方式以追讨欠款,如此行为有可能触及到非法拘禁的刑事责任。 根据法律,国家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但是绝对禁止通过非法手段,即拘禁等来实现财产保护; 3.肢体冲突: 催收人员双方通常采用面对面形式展开工作。 一旦发现对方试图实施肢体冲突行为,务必尽量远离现场,若不能避开,应进行合理范围内的正当防卫,随后请尽快向当地警察部门报案,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 无论催收方或客户方采取的暴力行为,均属违法; 4.变卖客户财产: 催收过程中,拖走车辆或未得客户事先许可擅自处置其任何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品,无论大小皆须先向公司上报,待客户协商制订并执行相应的处置计划后才得以进行。 任何人未经客户同意,均不可自行处置其财产。 催收人员私自截留客户的现金收入不入银行账户,有可能涉嫌渎职犯罪。 在催收过程中,严禁变卖家产及收受客户现金等不当行为。
法律依据: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第十三条:
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第十四条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